内容相关推荐:
惠州合生紫悦府多少栋
15栋。
合生紫悦府位于惠州市大亚湾西区龙海三路99号,安置15栋31~34层住宅,1栋16层服务型公寓,1~3栋、6栋、8栋、11栋、13栋裙房为商铺。南侧安置1栋3层的18班幼儿园及1栋5层18班的小学。
多维交通,深惠双城同程;商学园环伺,都会主场;五重现代意境园林;十大全龄生活场;约50万㎡精著社区;自带幼儿园及小学;两梯四户全南设计;约79米宽楼间距;高拓户型宽尺度生活。
未来前景:
这个项目靠近深圳,约2公里就到坪山,半小时生活圈省时省力更便捷,门前龙海三路,出门直通深圳,8分钟就到沃尔玛,15分钟就到万达。
其次是这个区位来说,也是湾区临深热点板块,属于向东发展的第一梯队,承接粤港澳大湾区、深圳1.4万亿东进红利,能坐拥坪山高新产业,目前来说项目周边范围已落户慧聪总部、洲明科技等百亿级项目,未来人才济济。
最后是交通也是多维交叉盘踞,地铁14号沙田站,16号线田心站,距离就6公里,快速到福田、罗湖、龙岗、坪山,高铁;厦深高铁1站坪山,2站深圳北,3站福田,4站香港。正所谓:要先富,先修路。
要生活,医疗也少不了。配套一应俱全,分别在周边坪山区人民医院、聚龙医院、萨米国际医疗中心、坪山区总医院、坑梓人民医院、还有大亚湾的三和医院、惠亚医院了。
要教育,那也是多所学府林立,就学无忧,自带小学以及幼儿园,周边约4公里范围内有广东外语外贸附设大亚湾外语学习、西区二小、西区三小等等,学校涵盖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。
惠州市人才引进政策具体内容是什么
法律分析:1、境外高端入才和紧缺入才,其在惠州市缴纳的个入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%计算的税额部分,给予财政补贴。2、国家、省“领军人才”的海外和留学人才,市财政一-次性给予80万元的配套资金支持。3、海外入才创办企业自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可申请一次性贷款最高30万元贴息补贴。4、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团队和个人创业项目;获得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、科技、教育部门创业创新一、二、三等奖奖励的,按获奖等级,分别给予10、8、5万元奖励。5、对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、技术发明、科技进步一等奖、二等奖的第一完成单位,分别给予100万、50万元奖励。对新获得省科技奖特等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的第一完成单位,分别给予30万元、20万元、10万元奖励。6、企事业单位、民办非企业单位获国家、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,市财政按获得专项资金额度的10 %给予配套资助,单个项目不超过100万元。7、海外和留学人才创办的企业新获评中国名牌产品、中国驰名商标的,由市财政各给予-次性100万元奖励。获评广东省名牌产品、广东省著名商标的,由市财政各给予一次性1 5万元奖励。获评惠州市名优产品、惠州市知名商标的,由市财政各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。被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,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。8、对符合规定条件并通过评审的创业团队,根据项目评审得分情况,给予2年内不超过3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免租金支持。9、中小微企业引进应届高校毕业生,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保6个月及以上的,给予每人3000元一次性补贴。10、对新申报成功的高级职称人才给予一次性津贴补助5000元。11、引进的博士人才,签订5年以下工作合同的,市财政发给津贴每月1000元。12、引进的博士后人才,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, 市财政发给津贴每月1500元。12、给予每名在站博士后每年15万元生活补贴,资助2年。13、引进的博士后人才,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,已落户的一-次性发给住房补贴5万元。引进的博士人才,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,已落户的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3万元。14、对全日制硕士或副高职称以上人才提供低租金;人才公寓( 4.5元/平方米)。15、全职在我市工作的博士及正高人才,新调入惠州,子女需转学到惠州插班就学的,可帮助解决其子女入学困难。16、工作3年以上,达到省级、国家级水平的中青年高技能人才,授予惠州市“首席技师”称号。在3年培养期内市财政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经费资助。17、市财政对新建市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给予一次性5万元经费资助,对创建成省级、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、20万元经费资助。
法律依据:《惠州市加快引进和开发使用高级人才优惠政策规定》
第七条 补贴待遇:(一)引进两院院士,除享受省财政一次性提供的专项工作经费和住房补贴外,由市财政发给津贴每月1万元,已落户的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50万元。成果享受单位视其学科领域研究的实际情况,提供相适应的实验室和必须的科研经费。(二)引进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由成果享受单位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实验室和科研等启动经费。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,除享受省优惠政策外由市财政发给津贴每月5000元,已落户的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20万元。(三)引进省(部)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由成果享受单位提供相适应的实验室和科研等启动经费。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,除享受省优惠政策外,由市财政发给津贴每月3000元,已落户的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10万元。(四)引进的博士后人才,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,由市财政发给津贴每月1500元,已落户的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5万元。(五)引进的博士人才(全日制教育),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,由市财政发给津贴每月1000元,已落户的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3万元。(六)引进在海外从事科研、教学、工程技术、金融、管理等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,为我市急需的高级管理人才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、学术技术带头人,以及拥有较好产业化开发前景的专利、发明或专有技术等人才,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并已落户的,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5万元。(七)引进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,省部级优秀专家、拔尖人才,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并已落户的,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3万元。(八)县(区)或用人单位引进属本规定所列范围高级人才,可给予其适当的经费补贴。
第八条 住房待遇:根据需求状况,由政府主导、社会力量参与、市场运作,逐步建设一批高级人才公寓,廉价出租或限价出售给高级人才;用人单位应尽可能解决高级人才的住房问题。
第九条 社保待遇:制定高级人才专项投保制度。实行特才特保,提倡用人单位为高级人才购买大额社会保险。
第十条 医保待遇:市人才办建立高级人才保健档案,每年定期组织高级人才进行体检。建立高级人才优惠速诊卡制度,持“在惠高级人才优惠速诊卡”到市内主要医疗机构就诊时,享受免收挂号费等优惠服务。
第十一条 配偶就业:高级人才的配偶符合就业条件而未就业的,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安排就业或负责联系安排就业。如用人单位确实无法安排的,可报所属组织人事、劳动部门推荐就业,待业的由同级政府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保障金。
第十二条 子女就学:高级人才的子女需转入本市公办中、小学校读书的,免择校费一次;户籍没有迁入的,免借读费。转入本市时凭市人才办证明办理有关手续。
第十三条 畅通引才通道:(一)被引进的高级人才本人及其配偶、子女可申请优先办理惠州市城市居民户籍。(二)对在惠州工作而户籍未迁入的高级人才,由市人才办认定后发给《高级人才居住证》。持证人在惠州工作期间,其本人及父母、配偶、子女享受本市市民待遇。(三)被引进高级人才档案材料不全的,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核补认定后,可办理调动手续;对档案材料基本齐全的,可由组织人事部门直接介绍到用人单位报到。(四)对高级人才因流动到我市工作而辞职或被辞退的,若原单位同意移交档案的,原身份保留,辞职、被辞退前的工作时间和来惠州工作的时间合并计算工龄。(五)本市机关、事业单位引进高级人才,编制或岗位职数不足的,可申请增加。对引进首席专家、学科带头人,可设置特聘岗位予以解决,享受相同岗位人员待遇。
第十六条 鼓励各界引才。充分发挥人才与人才中介的引智作用,从外市引荐两院院士、国家或省(部)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、国内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的带头人到惠工作,并取得显著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,由市财政给予引荐人5万元的奖金。市人才研究会、博士协会、留学人员联谊会每引进一名高级人才,由市财政奖励1万元用于自身建设。
惠州市第三中学怎么样?
简介:惠州市第三中学创建于1971年,2003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,2006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,2010年被省教育厅评为高中教学优秀学校,是惠城区一所规模大、质量高的完全中学。现有56个教学班,3000余名学生。地处惠城区下角中路49号,交通便利。学校环境优美,设施完善,建有高标准的学生公寓和饭堂,是市区为数很少真正具有内宿条件的学校之一。惠州三中有一支勤奋敬业,索质较高,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。现有专任教师130人,一级教师78人,高级教师23人,本科以上学历104人。先后参加省普教系统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培训及省、市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共19人,获得全国、省市先进教师,优秀斑主任等荣誉的教师共20人。
注册资本:2156万人民币
发表评论